当前位置: 首页 > 句子大全 > 造句子

画龙点睛解释和造句,画龙点睛成语故事简短

  • 造句子
  • 2024-10-13

画龙点睛解释和造句?造句10:这幅画画的是一只兔子可被加上青青的小草,就画龙点睛的成为了一幅大自然的诗歌。造句11:最好放在文章的开头,围绕作文题来写,做到精炼醒目;或放在结尾,扣住主题思想写,做到画龙点睛。造句12:画线部分是本文的画龙点睛。造句13:而且不要忘记添加一些作为画龙点睛的配件!那么,画龙点睛解释和造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画龙点睛告诉我们的道理

一、用“画龙点睛”造句:

1、这画龙点睛的一笔,使这篇文章显得焕然一新。

2、这项工程本来很好了,经过他画龙点睛的修改后,变得更完美了。

3、如此精美的诗原来是经过作者和大家的意见写出来的,不愧是画龙点睛呀!

4、一个好题目,常常对作品有画龙点睛之妙。

5、黄老师这一笔,犹如画龙点睛,使画中的人物的形象跟家传神了。

二、“画龙点睛”的意思: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三、词语出处: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睛者见在。”

白话:金陵安乐寺的四条龙没有画眼睛,(张僧繇)解释道“画了眼睛龙就飞走了”。人们都说他很荒谬,所以(张僧繇)就给其中两条龙画上了眼睛,不一会儿,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四起,雷鸣电闪,在雷电之中,人们看见被“点睛”的两条龙震破墙壁凌空而起,张牙舞爪地腾云驾雾飞向天空,只剩下了没有被点上眼睛的两条龙。

四、用法、语法:

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画龙点睛造句

画龙点睛的意思及造句如下:

“画龙点睛”原先是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该成语在句中一般充当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画龙点睛(拼音:huà lóng diǎn jī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

画龙点睛造句

1、我的作文写的本来已经很差了,可是加上刘老师画龙点睛的句子后,我的文章焕然一新。

2、语文书中每幅插图精心绘制,有画龙点睛之功效,使人赏心悦目,阅读轻松。

3、景区的画龙点睛之处就在那一栋建筑上。

4、可以说语文书中每幅图都是通过心灵手巧的人精心绘制,才能那么有画龙点睛之作。

5、我写的一篇普普通通的文章,被老师修改了一下,仿佛画龙点睛,一下子被发表出来了。

6、一个好题目,常常对作品有画龙点睛之妙。

7、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他都擅长画龙点睛。

8、这项工程本来很好了,经过他画龙点睛的修改后,变得更完美了。

画龙点睛告诉我们

【画龙点睛】: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造句:

一、求质量不求数量,求精品不求次品,精彩在于画龙点睛而不是画蛇添足。

二、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了中心思想。

三、有效规划布局,合理使用空间,以小博大,画龙点睛,创造美味家居生活!

四、最后的这段话十分精彩,在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画龙点睛的故事出自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

六、文章的最后一段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七、没有你画龙点睛的一笔,这幅画还真没什么看头。

八、看你的文章生动不生动的,关键在于你那画龙点睛的一笔。

九、大街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为圣诞节的气氛又添上了画龙点睛的一笔。

十、这篇散文写的真好,尤其是最后这段,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画龙点睛的词语解释

【词语】画龙点睛

【拼音】huà lóng diǎn jīng

【解释】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以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所述张繇僧画龙点睛的故事,比喻绘画、作文在紧要之处加上一笔,使其灵活而有神

造句1: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了中心思想。

造句2:语文书中每幅插图精心绘制,有画龙点睛之功效,使人赏心悦目,阅读轻松。

造句3:这首诗中的“绿”字可谓是一字千金,画龙点睛之笔呀!

造句4:他在演讲时常会引用几个小笔事,真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造句5: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家庭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不光是体现在孩子的遗传,生活和教育上,更直接的是它对孩子的独立能力的培养和人格品位的培养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教育得当,贫穷的家庭环境则会是孩子成长的加速器,反之则会将使孩子的成长毁与一旦。

造句6:我的作文写的本来已经很差了,可是加上刘老师画龙点睛的句子后,我的文章焕然一新。

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简短

“画龙点睛”的指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拼音: huà lóng diǎn jīng

出处:“画龙点睛”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画龙点睛造句:

1、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了中心思想。

2、最后的这段话十分精彩,在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画龙点睛的故事出自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

4、文章的最后一段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5、没有你画龙点睛的一笔,这幅画还真没什么看头。

6、我的作文写的本来已经很差了,可是加上刘老师画龙点睛的句子后,我的文章焕然一新。

以上就是画龙点睛解释和造句的全部内容,32、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他都擅长画龙点睛。33、只有当你做好了准备,一本书才可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4、你带上这白色的耳机对你听歌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35、这项工程本来很好了,经过他画龙点睛的修改后,变得更完美了。36、他的这番话在他的演讲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